家电行业2025年三季度报告已出炉,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三大家电企业业绩继续分化。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业绩稳步增长。格力电器业绩一直承压,三季度业绩下滑,导致一至三季度业绩下滑。美的集团B端业务表现好于C端业务,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增速快于国内业务,格力电器加强多元化、多品牌布局。与此同时,空调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整个行业都开始了价格竞争。美的与华凌合作,海尔与指挥官合作,格力则推出景虹、智享家等参与竞争。小米空调武汉工厂n开始投产,空调行业格局悄然发生变化。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不断成长,格力家电却面临压力。 2025年第三季度,共享政策拉动效应减弱,家电行业需求逐渐减少,行业竞争加剧。奥维云全渠道综合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家电行业(不含3C)零售额达1988亿元,同比下降3.2%。 2025年前三季度,家电行业零售额(不含3C)达到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三大电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对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供图 从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美的集团位列第一销售额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规模及增速。海尔智家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快于销售额增速。格力电器面临压力,前三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均下滑。不过,归属于格力电器母公司的净利润仍排名第二。美的集团前三季度新能源及工业技术营收306亿元,同比增长21%。智能建筑技术收入达281亿元,同比增长25%。他们看到机器人和自动化销售额达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随着全球C端市场趋于饱和,新的增长动力必须来自B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To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同比,超过了ToC业务13%的增速。海尔智家多品牌战略升级持续深化。前三季度,高端卡萨帝品牌收入增长18%,利德品牌收入增长25%。截至9月底,懒洗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此外,公司前三季度国际销售额同比增长10.5%。三大家电企业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对比。摘自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从三季度来看,三大家电企业增速均有所放缓。美的集团今年销售额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海尔智家的业绩一直较为稳定,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母公司。格力电器再受压力第三季度肯定会出现销售额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今年以来,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加大了在机器人行业的发力。美的集团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主要关注仿人机器人研发的三个方面。二是家电机器人化,将机器人和A融合到家电中。 I识别视觉环境、机械臂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三是聚焦机器人整机研发,深入探索应用场景,积极落地核心技术。东莞证券分析师魏红梅预计,美的的人形机器人将在今年下半年引入线下商业门店。未来,公司将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仿生手、手臂、腿的设计,让仿人机器人拥有更加灵活灵巧的操作能力,并将配合数据采集,正式升级仿人机器人的“大脑”,进一步提升美观仿人机器人的性能。 “国内市场前三季度,在强势汇兑政策带动下,三大家电出货额实现平稳增长,绝对值创历史新高。第四期汇兑基金近期启动。展望四季度,国内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整体将保持平稳,但由于去年同期水平较高,同比增速将逐季放缓。”申银世界证券分析师刘震表示。今年的空调市场异常激烈。今年空调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除了空调之外。该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自今年3月首家董明珠健康家居店在北京开业以来,全国已建成970多家董明珠健康家居。除航空运营商以外的品类,消费者关注度和购买量大幅增加。公司将本着“打造成熟门店”的理念,不断推进门店的建设和改造。然而,空调行业的市场竞争仍在继续。海尔智家前三季度中国区收入增长9.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0.8%。业务板块中,冰箱、洗衣机、水网等行业平稳增长。空调、厨房电器等产品增速快于行业。例如,家用空调行业的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0%。d 季度。银河证券分析师何伟表示,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国内ToC销量增速快于出口销量。第二季度,公司积极开展空调价格竞争,借力华凌品牌提升市场份额,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自6月18日起,公司将空调价格重置为原价,提振内销毛利率。公司三季度国内空调销量温和增长。格力空调面临的竞争不仅有美的空调、海尔空调等传统竞争对手,还有小米空调等新兴势力的竞争。今年8月份,小米空调在中国空调销量中排名第三,而7月份,就有消息称,小米空调线上销量已经突破极限。小米集团在发布会上谈及今年半年业绩,卢伟冰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家电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大佬”都在关注小米,但入门并不容易。但小米顶住了价格竞争的冲击,空调实现了量价齐升。对于空调市场的价格竞争,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8月表示,家电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大家不再追求技术突破,而只是走捷径,以低价欺骗用户。我们必须对质量要求严格。有一天,消费者会意识到,购买一台千元的廉价空调,其维护成本比购买一台高品质产品要高得多。劣质产品消耗的能源是普通产品的两倍。 10月28日,小米推出继手机、汽车之后的第三款产品。冷杉大型制造工厂——武汉智能家电工厂一期正式竣工投产。厂区占地面积750余亩,计划总投资超过25亿元。预计高峰时年产能将达到700万件,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40亿元。 2026年空调产品将开始大规模量产,我们将能够进行高端空调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小米集团总裁卢伟斌重申,“未来五年,小米将成为中国领先的家电品牌,目标将核心家电业务提升至1000亿美元,并力争成为中国市场空调业务前两名之一。”他强调,小米进军消费电子领域时,将坚持做“行业竞争的贡献者”。“她不是颠覆者,是产业进步的推动者,不是价格竞争的参与者,不参与行业价格波动。”格力空调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防护墙”。3月13日,格力电器营销总监朱雷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景宏空调将首先进入工程机械领域,服务学校等场景,更能满足实际需求。下一步是聚焦盈利,在不同价位段内完成景宏品牌。近期,格力神在京东推出了“小良神”系列,并在天猫推出了“智享家”品牌,两个品牌都注重盈利,价格明显低于格力的旗舰品牌,家电行业分析师丁少将认为,格力的这一决定更加激烈。发展盈利品牌体现了空调市场竞争的新趋势。在美的市场份额领先、小米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格力的双线设计不仅保护了现有的市场地位,也打开了增长空间。 “随着格力从高端市场向中低价市场拓展,半大品牌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寻找新的空间。” 在大品牌的下行压力中安居乐业。 “空调市场的这一系列调整,最终将促使各品牌更加准确地定位目标客群和发展方向。”丁少将表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编辑:陈伟成,校对:黄新宇、赵琳
吃瓜网在线吃瓜 参与黑瓜网每日大赛,赢取惊喜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