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前三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同比增长5.6% – 新京报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统计局介绍,前三季度,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重点落实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经济整体呈现“一季度强劲开局,二三季度平稳增长”的特点。主要部门中,工业和投资较快增长,主要服务业增速提高,就业价格稳定,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新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根据地方生产总值统一测算结果,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84159万元,比上年增长5.6%。stant prices.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9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55.9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33282亿元,增长5.8%。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业收入两位数增长。一至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7亿元,比上年下降0.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农业(林业)产值88.5亿元,受异常天气影响下降0.8%。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3.7%和4.7%。林业产值37.3亿元,下降13.6%。畜牧业产值30.1亿元,增长11.9%,生猪、牛、家禽屠宰量分别增长34.9%、18.0%和13.8%。种子生产收入增长22.1%,其中畜牧业和种业收入增长近30%。二、工业生产增长势头良好,高端制造业拉动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6%,汽车制造业增长1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医药制造业下降8.0%,但五大装备制造业[1]继续回升,增长8.2%。新产能布局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d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和9.9%(两者重合)。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服务机器人、金属切削数控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6倍、1.5倍、47.1%、39.6%和19.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0223.5亿元,增长6.7%。其中,国内销售额18634.6亿元,增长6.7%。出口交货值1588.9亿元,增长6.0%,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三、服务业稳定增长,其中信息服务业、金融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比第一学期提高0.2分。其中,在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新兴软件开发等领域带动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225.5亿元,增长11.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00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 该产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14.8亿元,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56亿元,增长7.9%。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购置投资继续拉动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其中,购买设备的投资反映了企业产能扩张增长83.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9.3%。分行业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制造业投资增长5.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3.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8%。高技术产业投资依然活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下增长51.7%。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市住宅施工面积101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050.5万平方米,合计下降8.5%。新建商业楼销售面积全市房屋销售面积73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91.7万平方米,下降8.2%。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0.1%。五、服务消费活跃,改良产品销售保持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市场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5%。其中,服务消费增长4.8%,以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3.1亿元,下降5.1%。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8793.1亿元,下降5.3%。餐饮收入1010亿元,下降3.7%。按产品类别分,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中,日用品及时尚用品类表现良好。粮油、食品、家居用品、金银珠宝、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2%、3.7%、33.5%和8.1%。汽车、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下降18.3%和24.2%。燃油汽车市场需求不足和企业经营模式转变是主要影响因素,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生显着下行影响。六、居民消费价格走势不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持平。排名前八位的商品价格中,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0.5%,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1%。n 价格下降2%。 .4%,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1.4%,医疗价格下降0.6%。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价格同比下降1.8%,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 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1%。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上涨0.1%。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平均失业率为4.1%,与今年上半年持平。 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在第一个t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0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为4.9%。其中,工资收入增长5.1%,净营业收入增长3.4%,净房地产收入增长0.7%,净资本收益增长5.1%。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49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3元,比上年增长5.4%。总的来看,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新动能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必须看到,不稳定不确定性等外部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缺乏有效的脱贫攻坚等问题。需求不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下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落实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高素质新生产力,巩固和巩固经济向好的新发展态势。注:[1]包括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业、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铁路工业、造船业、航空航天运输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力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5个行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龟井市蓄势待发:解读北京经济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前三季度,本市忠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动动力的新发展理念,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持续向好,新质量生产力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迈入新的更好局面。一、我们有韧性,经济基础稳定、向好;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三大优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工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2.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年初以来,在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新兴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带动下,行业收入增速逐月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0%,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端制造业加快设计、计算机、通信等电子产品制造,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24.6%和13.4%,工业出口交货值持续增长增加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精力在需求领域追求卓越。投资效率持续提高。反映实物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反映企业产能扩张的设备购置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2.3%。今年以来一直保持60%左右的高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59.8%)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带动下,服务消费增长4.8%,金银珠宝、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等奢侈品零售额也保持增长。人民生活和福祉继续改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前三季度城镇平均失业率为4.1%,与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持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 “对人的投资”力度加大,在教育、医疗等行业项目带动下,社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2、紧跟发展步伐,加快驾驶员转型步伐。企业研发和创新持续进行。 1-8月,全市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长6.4%去年的iod;与2月份和1-5月份相比,分别上升0.9点和2.3点。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上年增长11.3%。工业研究与开发增长10.5%,其中汽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产品制造业带动增长。重点平台和创新前沿将继续发挥突出作用。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限额以上)主要企业技术收入增长12.2%,占总收入的27.8%,今年以来比重稳步上升。调整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0%,其中基础产业增长10.7%(按现价计算)。高端制造部门将引领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战略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7.9%(两者重合),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5%和46.5%,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成倍增长。 1-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13.2%和10.3%(两者重合),超过服务业平均水平。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软件开发、新媒体服务等产业增长势头良好。打造以新质量生产力为核心的创新产业链,积累新产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三、活力释放,政策措施强化有效,一套政策激活市场潜力。 “政策持续有效,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80%以上,主要是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项目拉动。以物易物消费政策带动相关产品产销快速增长。在生产领域,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模组等产量翻番。在消费领域,居民家庭零售额翻番。”家用电器和视听设备继续增长。推动文化、商贸、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和招待会数量已达到两位数增长。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0.3%,零工经济、体育经济实现两位数增长。推动效应持续显现。线下文化消费活力爆发。 1-8月,全市线下文化消费收入[1]连年增长近20%。工艺品和内容存储服务的销售收入增长了两位数。休闲旅游和创意娱乐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该市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外籍员工服务,吸引外国游客来京旅游。前三季度,全市接待游客38.84亿人次,同比增长42.9%。稳定和支持企业增强市场信心。一系列现有政策和附加政策调整,市场预期改善,北京截至8月底,企业(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保持6.9%的高位增速。股市活动增加。前三季度,北京股票交易量增长33.9%,较今年上半年提升13.6个百分点,其中股票交易量增长一倍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新设立企业超过23万家,同比增长20%以上。科研/技术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整体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民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发展加快。总体来看,各项政策效应显现,优势产业和新兴领域活力凸显,全市经济麦克风管理已经稳定和发展。发展趋势。下阶段,我们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全力稳增长、促改革、强创新、保民生、防风险,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扩大“进”的步伐,激发“新”活力,不断推动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1] 指文化产业。线下消费、创意演出服务、内容存储服务、广播影视发行放映、文艺演出、工艺品销售、娱乐服务、景区旅游服务、休闲旅游旅游服务、会议展览服务。李佑林子 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